所有大腦轉移的實體腫瘤

癌症類型

腦脊液 (CSF)

樣本要求

8 個工作天

交貨時間 ¹

ACTCerebra™ 腦轉檢®癌症基因檢測透過腦脊髓液檢測40個標靶用藥基因突變,將可協助醫師根據腦轉移患者過往的藥物史,找到更有效的標靶藥物選擇。

40個標靶用藥基因檢測,快速提供精準用藥選擇

40

特別策劃的基因

1

腦轉移基因組分析測試

ACTCerebra™ 檢測特色

__wf_ 保留 _ 繼承

40種標靶用藥基因相關資訊

利用腦脊髓液,提供40種標靶用藥基因分析。

提供標靶藥物與基因突變相關的用藥資訊

針對藥物敏感及抗藥基因分析單核苷酸變異(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, SNV) 、插入/缺失(InDel) ,提供更精準解讀與用藥選擇。

8個工作天提供專業解決方案

8工作天檢測,符合臨床需要1

整合性生物醫藥資訊分析

臨床經驗豐富之專業團隊,整合腫瘤生物學、醫學、分子生物學 、細胞生物學、免疫學、生物資訊、大數據分析等專業領域,提 供整合性藥物建議。

檢測具高靈敏度

使用具高靈敏度之次世代定序技術(NGS),可因應臨床檢體需求。

了解更多

癌症腦部轉移常發生於肺癌、乳癌、大腸直腸癌、腎臟癌以及黑色素瘤等癌症 。數據顯示,有約50%的肺 癌患者可能發生腦轉移,而乳癌患者也大約有20%會發生腦轉移。近年醫療科技的進步,延長了癌症病患存活的機會,但腦部轉移仍然是一個棘手的問題。目前腦部轉移的治 療方式,包含手術切除、放射治療、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等方式,有時也會進行合併治療來協助病患。腫瘤腦部轉移,是指腫瘤細胞由癌症的原發部位,經由血液等途徑進行移動(Hematogenous Metastasis), 最終於腦部發展成腫瘤團塊。由於腫瘤團塊發生在腦部,因此可能造成腦水腫、頭痛、視力減退或是精神疾 病等症狀,嚴重影響生活與生命安全,須立即進行治療。

標靶治療:腦轉移型癌症治療新應用

基因檢測的發展,讓我們得以依癌症基因變異資訊對症下藥,給予較好的治療效果。但由於腦部有血腦障壁 (Blood-Brain Barrier, BBB),雖為腦部結構提供保護,但也因此影響大多數藥物的穿透,導致腦部的藥物濃 度過低,無法有效治療。近年來藥物的發展與進步,已發展出能夠較有效穿透血腦障壁之新一代標靶治療藥 物。例如肺癌治療中使用的第三代EGFR抑制劑Osimertinib、乳癌治療中所使用的Her2抑制劑Lapatinib等, 都有較佳的穿透效率。

腦轉移型癌症最佳評估方式:腦脊髓液 CSF

基因檢測的發展,由於腦部轉移之腫瘤團塊採檢不易,很難做到完整的標靶藥物用藥評 估。在液態切片技術的興起之後,利用腦水腫時引流或直接脊髓穿刺 所得到的腦脊髓液(CSF, Cerebrospinal Fluid),分析當中的循環腫瘤 DNA (Circulating Tumor DNA, ctDNA) 來進行基因檢測的藥物評估 方式,逐漸被納入臨床基因檢測考量當中。且和周邊血檢測相比,腦 脊髓液環境單純,分離出之ctDNA比例會較高,更能反映腫瘤的基因 資訊 。 另有研究指出,腦部轉移的病患都能在腦脊髓液中發現基 因變異,但若使用血液進行檢測,則有 26.9%的病患無法找到基因變異。因此利用腦脊髓液檢測更能反映當下基因情況。

針對實體腫瘤

在腦轉移後了解標靶用藥基因突變選擇合適用藥

提供用藥資訊

標靶治療

技術規格

__wf_ 保留 _ 繼承
檢測基因數

40個標靶用藥基因,涵蓋其中核苷酸變異(SNV)、插入/缺失(InDel)

__wf_ 保留 _ 繼承
檢體需求2

4–8 mL腦脊髓液

__wf_ 保留 _ 繼承
NGS 平均定序深度

≥ 800 x

__wf_ 保留 _ 繼承
檢測位點

> 3800

__wf_ 保留 _ 繼承
__wf_ 保留 _ 繼承

文件

No items found.

免責聲明/ 註記

  1. 檢驗報告完成時間以行動基因認證實驗室收到合格檢體起開始計算。
  2. 請參閱檢體需求。
  3. Bindal RK, et al. (1993) J Neurosurg. 79(2):210–6.
  4. Lin J, et al. (2015) Oncology. 29(4):250–7.
  5. Pentsova EI, et al. (2016) JCO Precis Oncol. 34(20):2404–2415.
  6. Wang Y, et al. (2015) Proc Natl Acad Sci USA. 112(31):9704–9709.
  7. De Mattos-Arruda L, et al. (2015) Nat Commun. 6:8839.
  8. Yang H, et al. (2014) J Mol Diagn. 16(5):558–563.
  9. Hannigan B, et al. (2018) Ann Oncol. 29:945–952.

預約檢測

探索精密醫學的巨大可能性和前途未來。讓我們一起釋放基因體測試的力量,並個性化癌症護理,以獲得最有效的治療。

開始使用